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简称USM或“理大”)成立于1969年,是马来西亚政府继马来亚大学(UM)后设立的第二所公立大学,也是马来西亚五所研究密集型大学之一。作为马来西亚唯一一所被教育部列为APEX(迈向卓越计划)的高校,USM以推动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创新,享有“亚洲花园大学”的美誉。
查看详情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前身由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于1868年建立,其官方名称为“慕尼黑皇家拜仁工学院”(Koeniglich Bayer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当时是一所综合技术学校
查看详情海德堡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85年末,由大公鲁普莱希特一世(Ruprecht I)依教皇伍朋六世特许筹建,以为分裂的普法尔茨营造一思想中心。第一任校长是英格恩的马西利乌斯(Marsilius of Inghen),他是海德堡大学的创始人之一,并多次担任校长职务。在1386年至1392年和1396年期间,海德堡大学吸纳了众多外邦人才,服务于教会及国家。早期的教授们多来自宗教分裂与民族战争频仍的地区,他们寻求在海德堡找到一片平和之地。14世纪,彼得教堂成为大学的教堂。历任大公均对大学倾注心力,但必要时也会插手大学的自主自治事务。
查看详情德国亚琛科技大学,一般指的是亚琛工业大学(Rheinisch-Westfä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简称为RWTH),或译为亚琛技术大学、亚琛理工大学,是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亚琛市的一所著名公立理工类研究型大学。
查看详情锡根大学(Universität Siegen),正式成立于1972年,是一所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锡根市的国立综合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北威州五所新的综合性大学之一,锡根大学在德国及国际学术界享有一定声誉,尤其在工程学、经济学等领域具有显著优势。以下是对锡根大学的详细介绍。
查看详情汉诺威大学(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Universität Hannover),全称为“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汉诺威大学”,位于德国下萨克森州的首府汉诺威市。该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31年,最初以“高等工业学院”(Höhere Gewerbeschule)的形式成立,旨在培养工程和技术领域的人才。经过多次更名和重组,学校于1978年正式更名为“汉诺威大学”,并于2006年冠以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的名字,以纪念这位与汉诺威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
查看详情康斯坦茨大学(Universität Konstanz)成立于1966年,是德国最年轻的大学之一,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康斯坦茨市。作为一所改革大学,康斯坦茨大学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打破传统大学的束缚,采用创新的教学和研究模式。尽管历史不长,但康斯坦茨大学凭借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科研实力,迅速跻身德国乃至全球顶尖大学之列。
查看详情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Dresden,简称TUD)是德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欧洲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作为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学者。本文将全面介绍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的历史、学术声誉、学院设置、科研实力、国际合作、校园生活以及就业前景,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所世界一流大学。
查看详情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简称KIT)是德国最负盛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25年。最初,学校以“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Polytechnische Schule Karlsruhe)的名义成立,是德国第一所理工科大学。经过多次改革和发展,学校逐渐成为德国乃至欧洲最重要的科研和教育机构之一。2009年,卡尔斯鲁厄大学(Universität Karlsruhe)与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合并,正式成立了今天的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查看详情慕尼黑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简称LMU)由巴伐利亚-兰茨胡特公爵路德维希九世于1472年在英戈尔施塔特创立,最初名为英戈尔施塔特大学。1800年,学校迁至兰茨胡特,1826年迁至慕尼黑,并更名为慕尼黑大学。为纪念创始人路德维希九世和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学校更名为“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
查看详情